现货交易杠杆 百年同仁堂老矣:2024年营增利降,深陷信任危机
2024年现货交易杠杆,同仁堂(600085.SH)实现营业收入185.97亿元,同比增长4.12%,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54%至15.26亿元,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同仁堂员工人均年薪缩水”也引发网友热议。2024年,同仁堂员工总数增长1.79万人,人均薪酬却同比下降了2.37%至19.99万元。与此同时,公司多位高管薪酬逆势上涨。
近年来,同仁堂负面消息频现,“回收过期蜂蜜、涉嫌更改生产日期”、“同仁堂仁丹汞含量超标5万倍”……有“自砸招牌”的嫌疑。老字号同仁堂真的老了?
01
归母净利润五年首次负增长
作为具有350多年历史的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同仁堂以生产和销售传统中成药为主业,拥有从中药材种植到药品批发和零售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在国内中成药行业中位居龙头地位。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是同仁堂集团旗下的首家上市公司。公司于1997年成立,并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公司规模逐渐扩大。
图片
2024年,同仁堂实现营业收入185.97亿元,同比增长4.12%;归母净利润15.26亿元,同比下降8.54%;扣非净利润14.82亿元,同比下降10.55%,降幅略高于归母净利润。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同仁堂归母净利润五年首次负增长。此前的2020年至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67%、19%、16.29%、16.92%。
针对2024年经营业绩,同仁堂解释,营收增长源于公司大力推进营销改革,积极开拓市场。但成本攀升拖累盈利,公司营业成本达到104.21亿元,同比增长10.70%。
面对成本压力,同仁堂曾在2024年6月选择提价来守住利润。据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官网显示,港版1粒装安宫牛黄丸价格调整为1280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189元)。此前,每粒港版安宫牛黄丸售价为1060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85元),提价增幅达20.75%。
然而,价格传导受阻,2024年下半年,市场上同仁堂铁盒装安宫牛黄丸的回收价格反而下降至450-500元/颗。
增收不增利的同时,同仁堂却在大幅提高分红比例。在中期分红6.86亿元的情况下,公司末期又计划分红6.86亿元,全年合计将分红13.71亿元,分红率达到89.86%。这一分红金额是2023年的2倍,分红率是2023年的2.19倍。
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同仁堂的现金流状况不足以覆盖分红开支。截至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7.61亿元(低于分红总额13.71亿元),同比降幅高达59.29%。
2024年的经营现金流是同仁堂2015年以来的近10年中最低的。同仁堂解释称,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下降,且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导致经营现金流下降。
此外,同仁堂持续性的分红加剧了财务风险。2024年,公司的有息负债30.4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约10亿元,资产负债率微增至33.0%。
02
人均年薪缩水高管却涨薪
近年来,同仁堂集团及其旗下企业因产品质量等问题屡遭重罚,对“同仁堂”这一金字品牌造成了严重的信誉损失。
2016年,央视曝光同仁堂的阿胶被检测出猪和牛的DNA,这意味着这一批次的阿胶存在造假的情况。
2017年,同仁堂旗下有四家公司被官方通报生产的饮片质量不合格,其中亳州的分公司被通报了七次之多。
2018年末,据媒体报道,同仁堂集团下属子公司同仁堂蜂业涉嫌回收并销售过期蜂蜜,同仁堂蜂业也因此被罚没1420万元,市场监管总局直接撤回同仁堂“中国质量奖”称号。
2024年,北京同仁堂仁丹汞含量引发争议,“同仁堂仁丹汞含量超标5万倍”还为此登上微博热搜榜。一位在德国的网友食用在北京同仁堂购买的仁丹后,身体出现了异常,在经过检测后,对比国内药片标准发现同仁堂仁丹汞“超标”5万倍。
图片
今年3月15日,多款网红足浴包被爆出细菌“爆表”,其中就涉及到北京同仁堂。根据媒体报道,“内廷上用”北京同仁堂兴安保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艾草足浴包被检出大量真菌的问题,且被检出大肠菌群。
除了多次被质疑质量问题,同仁堂贪腐事件也被爆光。2021年10月,同仁堂原总经理高振坤被双开,随后多位高管纷纷离职。据悉,高振坤不仅牢牢把住豹骨、麝香、羚羊角、牛黄等濒危细料的采购权,利用供给和信息优势牟取私利达1500万余元,还将“自己人”以超常的提拔速度安插到重要岗位,试图将同仁堂打造成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亲友就业基地”,并由妻子出任“地下组织部长”。
图片
近期,同仁堂在职工薪酬方面引起了市场的广泛热议。2024年,同仁堂的员工人均薪酬约为19.99万元,较2023年的20.48万元减少约4868元,下降幅度约为2.37%,而员工总数新增1106人至1.79万人。
但是,包括总经理在内的9名董监高薪酬均有明显上涨。其中,2024年,总经理张朝华薪酬为237.87万元,较2023年增加44.03万元。在2023年,张朝华的薪酬也增加了33.10万元。此外,2024年,董事杨利、常务副总经理张春友等薪酬均较上年增加超20万元。
有网友表示:“员工辛苦工作,收入不增反降,而高管却大幅加薪现货交易杠杆,这种差距实在不合理,会严重打击员工积极性。”还有网友呼吁:“同仁堂应重视员工待遇问题,平衡好各方利益,才能实现长远发展。”